临江大道旁的老面粉厂地块,终于有了新消息。对于不少老广州来说,这片曾产出广东最大宗面粉的土地,藏着员村轻工业时代的记忆 —— 上世纪 60 年代从海珠迁来后,这里的机器声曾和珠江潮声相伴了半个多世纪。如今,保利要在这里建起新的江景住宅,还是集团总部直接管的项目,看得出来对这片地的重视。
保利给这个项目定的方向很明确:要做能代表大湾区的住宅,参考的是上海、深圳江边那些受欢迎的房子。这和北方的居住习惯不太一样 —— 北方朋友更看重住得隐蔽安静,服务贴心但不张扬;南方人却偏爱推开窗就能看见好风景,生活方便又通透。
住在这里的人,可能是在珠江新城上班的企业负责人,也可能是从上海、深圳过来的购房者,大家都是冲着江边的生活和宽敞的空间来的。对有家庭的人来说,这里的空间足够灵活:203 平的户型能放下孩子的游乐区和书房,630 平的大户型甚至能留出一间收藏室或家庭影院;而对看重圈子的人来说,邻里大概率都是喜欢这种江景生活的同路人。
项目里的房子面积从 203 平到 630 平不等,最让人安心的是,所有户型都能看到江景 —— 毕竟住在江边,看不到江景就少了大半意义。不过选房时得仔细看户型图,和保利天曜项目一样,这的房子分奇偶层设计,有的楼层多送个 8-12 平的观景台,适合放张躺椅晒太阳;有的偶数层多送个 6-10 平的生活露台,用来养花、放烧烤架正合适。
小区总共大概 460 户,地下却建了 1639 个车位,平均下来一户能分到近 3 个车位。就算家里有两辆代步车,再加上周末亲友来访停车,基本不用发愁。不过要留意的是,项目规划了商业部分,后续可能会划一部分车位给商户用,但应该不会影响业主日常使用。
至于价格,目前还没公布,但按 203 平的起步面积算,大家估摸着预算得 3000 万起,具体还得等官方消息。
从外面看,这些房子不像传统住宅,更像临江的写字楼 —— 外墙没有直角,全是弧形的,裹着金属和玻璃幕墙,站在屋里几乎看不到墙体遮挡,江景能毫无保留地透进来。这种玻璃是特制的,得在工厂整块做好再运过来,不能现场拼接,隔音、隔热都比普通窗户好,就算江边起风下雨,屋里也能很安静。
如果最终做成全封窗设计,大概率会装一套能调温调湿的系统。对广州人来说,这可是个实用的配置:回南天不用再担心衣服晾不干、墙壁发霉,夏天也能少开空调,屋里始终保持干爽,灰尘也少,打扫起来能省不少力。
公共区域的设计也花了心思,虽然具体用什么材质还没公布,但从规划稿能看出投入不少。室内的剪力墙和大柱子很少,这意味着空间能改得更灵活,比如想把客厅和书房打通做成大横厅,可能性比普通住宅高得多。
项目还规划了对外商业,就在临江大道边上,由两个 4 层的独栋商业楼和一些 2 层建筑组成,顶楼还设计了天台花园,说不定以后能在上面吹着江风喝咖啡。里面不仅会有社区卫生服务站、图书馆这些便民设施,还可能引进一些有品质的商户 —— 参考周边*社区的商业配置,大概率会有主理人开的特色餐厅、安静的咖啡厅,或许还有些适合家庭消费的品牌店。
不过大家现在最关心的是,外面来商业消费的人和小区住户会不会互相打扰。从规划图上还看不出具体怎么分隔,可能会给业主留专属的出入口,商业客人走另一个通道;也有可能把商业放在一楼,业主通过地下通道或空中连廊进出小区。另外,商业消费群体的车行出入口在哪,现在也还没明确,这些细节得等项目建得差不多才能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