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6年建设,广州海珠湾隧道终于确定将在今年11月投入运营。这条连通中心城区与广州南站的快速通道,将使两地之间的通行时间从现在的将近1小时大幅缩短至15分钟。

海珠湾隧道原计划2024年底通车,后调整为2025年6月,如今正式确定在今年11月初全运会开幕式前试运营。该项目于2019年开工建设,是广州第一条采用超大盾构技术建设的水下隧道,被誉为“广州第一盾”。
这条隧道全长4.35公里,需要下穿珠江沥滘水道、洛溪岛、三枝香水道等多个复杂水域地段,工程技术难度较大。同时,隧道途经部分居民区和交通要道,相关的征拆和交通疏解工作也较为复杂,这些都是工程建设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。

据了解,海珠湾隧道将设置为收费路段。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发布公告,将投入8000万元建设收费站、收费系统和供配电系统等设施。参考广州其他过江通道的收费标准,业内人士推测海珠湾隧道的单次通行费用可能在12-16元之间,具体收费标准还需等待官方最终公布。
这条隧道按照双向6车道、设计时速60公里的标准建设。它北接东晓路,南连广州南站和南大干线,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快速通道。通车后,不仅能极大方便市民前往广州南站,还将为海珠区增加一个全新的出岛通道,对经常拥堵的洛溪大桥和新光大桥起到有效的分流作用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在11月初全运会开幕式前计划试运营期间,海珠湾隧道可能会提供临时免费通行服务,以满足赛事期间的交通保障需求并提升公众体验。这一安排既符合大型赛事活动的惯例,也能为后续优化运营策略收集实际数据。
随着海珠湾隧道开通进入倒计时,广州的交通格局即将迎来重要变化。这条隧道不仅能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选择,还将有效缓解现有跨江通道的交通压力,为即将举办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。



